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
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 |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
C.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 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名称下列表述是一个地域的是
①长江三角洲②珠江三角洲③闽南三角区④厦漳泉三角区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开展“大跃进”运动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描述的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包产到户”的实行 | D.土地改革运动 |
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A.为![]() |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