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秦始皇、唐太宗)在位期间,或创立新制,开拓疆土;或知人善任,对外开放。这些举措顺应了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然,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还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实行专制集权,强化对人民控制。”上述材料对历史人物评价体现的史学方法是( )
A.两位皇帝都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
B.将人物活动分成若干阶段进行评价 |
C.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实事求是评价 |
D.坚持历史评价优先,辅以道德评价 |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艺术、文学还有哲学等方面的“类革命”(pseudo-revolution)。这些变化仅仅影响了为数很小的富有的少数人,而欧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基本没有改变。这种观点
A.认为文艺复兴的实际影响有限 | B.肯定是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革命 |
C.指出文艺复兴的内容脱离群众 | D.强调文艺复兴的资本主义色彩 |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 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
C.王祯的《农书》 | D.李贽的《焚书》 |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