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
| A.墨家和儒家 | B.儒家和道家 |
| C.法家和儒家 | D.墨家和法家 |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 B.产品的平均分配 |
|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
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 A.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 B.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 |
| C.经济危机发生,进入“滞涨”状态 | D.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 |
《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
| A.《全国劳工关系法》 | B.《公平劳动标准法》 |
| C.《全国工业复兴法》 | D.《社会保险法》 |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
告颁布于
| A.五四运动期间 | B.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
| C.北伐战争结束后 |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
标准 |
| 1900~1909年 |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
| 1910~1919年 |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