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国际政治经济中举足轻重。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

| A.1946年的联合国 |
| B.1942年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 C.1967年的欧共体 |
| D.1949年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组建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