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农村从1922年到1946、1947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无以计数。这种现象的出现
|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 |
| B.主要由于恶劣的气侯条件和自然环境 |
| 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 |
| D.与西方大国封锁苏联的政策关系较大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首要目标是()
| 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 B.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 |
| C.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 D.开办厂矿,掠夺资源和劳动力 |
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从世界潮流来看,它的性质属于()
| A.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 B.维护主权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 |
| C.东西方的一次决战 | D.工业文明国度与农业文明国度的较量 |
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 |
| B.反映了秦、唐、元、明四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 |
| C.反映的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与完善 |
| D.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善隐然执政之府矣。”有学者认为此观点用于评价军机处欠妥,最恰当的理由是()
| A.军机大臣只掌握军权 | B.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
| C.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 D.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
有人说:“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这里的“阁臣”是指()
| A.秦朝的三公 | B.唐代三省长官 |
| C.明代大学士 | D.清朝军机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