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兵家 |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A.否定了君主专制 | 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 |
C.适应了君主统治的需要 | D.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
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 B.农本思想 |
C.有教无类的思想 | D.“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