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联合国年5月5日电(记者倪红梅史霄萌)联合国5日举行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特别大会,纪念大会在联合国大会厅举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这场战争也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重要启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说,我们强调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只有牢记战争的惨痛,才能珍惜和平的宝贵。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开创未来,实现《联合国宪章》中“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宗旨。
材料二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发言时回顾了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历史。他随后说,战争不仅限于欧洲,在东方也发生了残酷的战争,持续至1945年9月,给中国等众多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鲍尔说,在我们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的今天,这场战争造成的损失依然令人难以置信。无数勇敢和牺牲才使人类重新获得应有的权利。欧盟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托马斯·迈尔-哈廷在发言时缅怀二战受害者,感谢全世界为二战胜利献出生命的人们。他强调,纪念活动应促使我们在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方面加倍努力。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坚守《联合国宪章》的核心原则。
材料三 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哈拉尔德·布劳恩说,在联合国大会厅里,我们德国人今天谦卑地低下头,缅怀数以百万计的二战受害者。德国已经承认对二战罪行负有责任。这份责任我们会永远承担。至今,我们仍为我们所受到的宽恕感到惭愧和感激。他表示,德国有责任加强和巩固国际秩序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相比之下,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吉川元伟在发言时只是说:“我们的行为给亚洲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痛苦。我们决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之后,他则大谈日本“对国际和平与繁荣所作贡献、对联合国的支持”。《读卖新闻》的社论以“今年,也迎来了终战之日”为开头,强调为了维持和平,使得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最小化,日本务必加强日美同盟与国际协调,也肯定了7月份安倍内阁通过的集体自卫权的部分实施。“重要的是,日本今后坚守了让美国方面感到值得信任、值得保护的国家地位”。
——联合国纪念二战受害者中方代表强调历史非延续仇恨
2015-05-06•来源:中国新闻网
材料四 5月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在京表示,坚决反对任何美化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侵略的行径,坚决反对任何篡改历史的图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复杂深刻的变化。程国平称,局部动荡和战乱仍未平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势头上升,新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有所抬头,否认、歪曲二战历史的行径和图谋仍然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任重道远。程国平强调,各国只有充分照顾彼此关切,不断寻找和扩大利益共同点,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威胁与挑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与此同时,中俄是合作共赢的践行者。他表示,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从国际形势发展大势出发,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和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基础上,建立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国家关系,进而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程国平表示,当前,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入新阶段,树立了大国、邻国之间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强大正能量。
——中俄纪念二战有何深意?外交部副部长详解第一财经日报2015-05-06
(1)材料一、二、三表明了世界上主要大国对二战不同反思,其中日本的反思与同样是二战的发动国及战败国的德国有所不同,请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此不同的原因
(2)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在当今的情况下应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雅典民主整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利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三: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四: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五: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的缺陷。(2分)
(2)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挑战?(3分)
(3)据材料四说明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五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你的启示。(2分)
妇女地位提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环志略》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对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从“西欧中心史观”到“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入新起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19世纪中期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现在的欧洲文明,仅仅是以现在人类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而已。所以,现在世界各国,即使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且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观?我们应如何看待文中作者的这种观点?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期,以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为代表的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问题,他认为:“全球史观就是载着读者登上月球,观察地球的全貌或‘一个整体’的世界。这个整体并非‘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而是专指那些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运动,人类历史上那些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事件及运动,从而把人们的视野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带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使人们更关注整个人类,而非局限于东方人或西方人。”
(2)站在材料二的史学观角度,分析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3)以19世纪下半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向“现代化”进程迈进的?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反映着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西周王朝都城及其相对独立的方国都邑之间。遵循明确的等级城邑制度。各城或建筑高峻城墙,或挖掘巨大壕沟,或利用天然屏障。
陕西岐山风雏村所发现的西周时期的四合院遗址,凸显着主从有序、内外有别、封闭内敛的典型的“深宅大院”的空间序列,以无言却有形的方式体现着伦理秩序。
风雏村遗址四合院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时期城市的主要职能,并概述西周城市和民居建制中反映出的社会特征。
材料二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中国资本主义私营现代企业的产生前提,是由西方列强的冲击造成的。西方列强入侵冲击造就的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摆脱了传统中国城市模式的新兴城市,又为其生产提供了土壤与舞台,中国最早的民营现代企业就是从外资那里获得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又庇护于“租界”这种特殊的场所而得以免除滥用职权、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才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
——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
(3)通商口岸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现代企业”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并分析通商口岸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驱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竞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十三行史料展》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其猛冲的经济活力是指什么?(2分)为此其“民族君主国”开展了什么活动?(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导致十三行兴盛的客观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 (2分)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何联系?(3分)分析材料三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起了怎样推动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