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群体,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
唐代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 B.地方权力的进一步分散 |
C.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 D.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
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 B.府兵制、科举制 |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 D.科举制、均田制 |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 D.用泥制陶的事实 |
某同学在图书馆发现了一份“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但并未标明文献是哪一年发表,于是他和几个同学为确定文献发表时间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有一位同学认为凭文献中“推翻南京北京武汉广州等一切反动的政府!”的口号,可以断定文献发表时间。据此你认为这一文献发表于 ()
A.1924年 | B.1927年 | C.1937年 | D.194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