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有限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一1的溶液中:K+、Na+、Fe2+、NO3﹣ |
B.室温下,pH=7的溶液中:Al3+、Cl﹣、HCO3﹣、SO42﹣ |
C.室温下,pH=13的溶液中:K+、Cu2+、S2﹣、Cl﹣ |
D.pH=13的溶液中:K+、Ba2+、Cl﹣、OH﹣ |
物质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实验室制法的是
①制SO2:Na2S2O3+H2SO4 ="===" Na2SO4+H2O+SO2↑+S↓
②制氧气:
③制氯气:
④制氨气:
⑤制硝酸:
⑥制H2:Mg+H2SO4====MgSO4+H2↑
A.①②③⑥ |
B.② |
C.②⑥ |
D.全部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或方法正确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
B.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用待装液润洗 |
C.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过滤,以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 |
D.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加热坩埚中的晶体,失水后应在空气中冷却再称量 |
制备、分离和提纯物质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馏和蒸馏的原理相同,且都为物理变化 |
B.木炭和焦炭的制取原理相同,且都为物理变化 |
C.用海水等为原料制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原理相同,且都为物理变化 |
D.工业制铝和铁的方法相同,所发生的变化都为化学变化 |
化学实验时,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少选得一半的分,错选不得分)。
A.金属钠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
B.用瓷坩埚熔融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固体 |
C.用滴有酚酞的水做喷泉实验,只验证了氨气的溶解性 |
D.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 |
E.温度计的水银球破裂后,掉在地上的水银应用撒硫粉的方法除去
F.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失火后,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G.配制FeCl2溶液先将FeCl2溶解在盐酸中,再加入蒸馏水稀释,最后加少量铁粉
某实验小组仔细研究了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并与侯氏制碱法的原理进行认真分析对比,同学们分别发表了如下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A.没有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物质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可能发生 |
B.溶液中某些离子结合成新物质析出,其根本原因是这些离子浓度的幂次积超过了该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或电离平衡常数 |
C.一种难溶物质或难电离物质,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的物质 |
D.只要适当改变温度、压强、浓度,任何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