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装置的科学设计是实验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相关问题:
I.图A为教材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甲同学认为图B装置比A要好,则冷却水应从_______口进入;乙同学认为图C装置效果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Ⅱ.“摩尔盐”[(NH4)2Fe(SO4)2·6H2O]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已知:摩尔盐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可完全分解。某学习小组欲探究其分解产物。
(1)【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Fe2O3 SO2 NH3 H2O B.FeO SO3 NH3 H2O
C.FeO SO2 NH3 H2O D.Fe2O3 SO3 SO2 NH3 H2O
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______________不成立(填序号)
(2)【药品验纯】甲同学提出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稀盐酸和__________溶液检验出“摩尔盐”中的三种离子;取一定量的“摩尔盐”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和实验现象),则“摩尔盐”未因氧化而变质。
(3)【实验探究】为检验分解产物,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取一定量“摩尔盐”置于加热管A中,加热至分解完全后打开K,再通入N2,目的是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A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B、C中均产生白色沉淀。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实验验证取A中残留物少许加入稀硫酸溶解,再滴入KMnO4稀溶液,不褪色证明产物不含_______。
(4)【实验结论与反思】通过实验现象和认真反思,上述猜想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某科研小组用
和浓盐酸制备
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
的
溶液对其发扬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
与过量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
(2)反应
中的还原剂为。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肯定存在
和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离子(不考虑空气的
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
假设2:既不存在 也不存在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1
、0.01
、淀粉-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
试管中 |
![]() |
步骤2: |
|
步骤3: |
高纯
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
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
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
溶液:
在烧瓶中(装置见上图)加入一定量
和水,搅拌,通入
和
混合气体,反应3
。停止通入
,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
)。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
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
和
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③若实验中将
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
、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下图。导致溶液中
、
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2)制备高纯
固体:已知
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
开始沉淀时
。请补充由(1)制得的
溶液制备高纯
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
、
、
]。
①;②;③;④;⑤低于100℃干燥。
高纯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
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
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溶液:
在烧瓶中(装置见上图)加入一定量和水,搅拌,通入
和
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
,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
)。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
和
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③若实验中将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
、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下图。导致溶液中
、
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2)制备高纯固体:已知
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
开始沉淀时
。请补充由(1)制得的
溶液制备高纯
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
、
、
]。
①;②;③;④;⑤低于100℃干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
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边振荡盛有2%的
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置过程中,溶液的
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
具有氧化性,能氧化
。
假设2:
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
能氧化
。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
,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请写出
氧化
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溶液中的
和
都氧化了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资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
的化学式为。
(2)第③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第④步反应后,过滤
所需的玻璃仪器有。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4)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
的质量为18.1g,第③步反应中加入20.0
3.0
的
溶液,假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③和④完全转化为
,则至少有
参加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