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100 mL 2 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B.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铝条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时,稀硫酸产生氢气快
C.将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下有氯化氢生成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往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I2,发生反应H2(g) + I2(g) 2HI(g);,当达到平衡后,t0时若保持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而改变某一反应条件,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C.H2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减小
D.t0时减小体积或升高体系温度

如图所示,a、b是两根石墨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往滤纸上滴加酚酞试液,b极附近颜色变红
B.a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
D.装置工作时,稀硫酸溶液中C(H+)变小、C(Zn2+)变大

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离子晶体中肯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C.离子晶体在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被破坏
D.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晶体中一定只有极性共价键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直径比
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铝制器皿能够盛放的物质是()

A.稀硝酸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稀硫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