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绿矾(FeSO4•7H2O)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分解,已知产物全部为氧化物,为探究绿矾分解的反应产物,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为探究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该同学将固体产物溶于足量的稀硫酸得到相应的溶液,进行以下猜想和实验:
猜想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猜想一:铁元素只显 价 |
① 取溶液样品,滴入KSCN溶液; ②取溶液样品,滴入稀酸性KMnO4溶液 |
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 |
猜想二:铁元素只显 价 |
加入KSCN溶液呈 色; 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无变化 |
|
猜想三:铁元素显+2,+3价 |
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 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色 |
【实验二】为进一步探究该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点燃C处酒精喷灯之前应先打开A处活塞通CO2,其目的是 。
(2)饱和NaHCO3的作用是 ,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
(3)该组同学称取了55.6克绿矾按如图装置进行试验,待绿矾分解完全后,E瓶中只出现白色沉淀且质量为23.3克;C中固体产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固体产物全部溶解,取溶液样品,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取另一份溶液,加入酸性KMnO4,不褪色。根据这些实验现象和数据,可以得知绿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组同学设计的装置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通O2的Pt电极为电池 极(填电极名称);其电极方程式为 。
(2)若B电池为电镀池,目的是在某镀件上镀一层银,则X电极材料为 ;电解质溶液为 。
(3)若B电池为精炼铜,且粗铜中含有Zn、Fe、Ag、Au等杂质,则该电池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 。
(4)若B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500 mL 1.0 mol/L的NaCl溶液,X、Y皆为惰性电极,当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断开电源K,Y电极有560mL(标准状况)无色气体生成(假设电极产生气体完全溢出,溶液体积不变),此时B电池溶液的pH= ;要使该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加入(填物质并注明物质的量) 。
(5)若X、Y均是铜,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X极附近生成砖红色沉淀,查阅资料得知是Cu2O,试写出该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Ⅰ.硫酸工业产生的废气A(主要成分:SO2、O2、N2、CO2等)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废气A的组成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设计实验检验废气A中含有CO2,应选择的试剂有 。
A.NaOH溶液 | B.酸性KMnO4溶液 | C.澄清石灰水 | D.盐酸 |
(2)同学乙欲测定废气A中SO2的含量,取a L废气A并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为了保证实验成功,装置A应具有的现象是 ,搅拌的目的是 。
②同学丙认为A装置前后的质量差就是a L废气中含有的SO2的质量,然后进行含量计算。经小组讨论后,同学丁提出疑问,按照同学丙的实验,若废气中SO2完全被吸收,则最后测定的结果应该偏大,同学丁推断的理由是 。
Ⅱ.溴酸钾具有毒性,是一种常用的分析试剂和氧化剂,实验室中制备过程如下:
已知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现向含6mol 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加KBr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b点时,KI反应完全,转移的电子数为 .
②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则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d点时,n(KBrO3)为 .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欲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_________;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________。
A.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B.只有Fe(OH)3
C.一定有Fe3O4和FeD.一定有Fe(OH)3,可能有Fe
E.只有Fe3O4
(2)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如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
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2)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 具有______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需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______。
(4)乙同学为了获得持久白色的Fe(OH)2沉淀,准备用如图所示装置,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与新制的FeSO4溶液反应。获得不含O2的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在试管_______(填“A”或“B”)中观察到白色的沉淀。
(5)同学们在学习了铁的性质后知道Fe3+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的原理,那么Fe2+和CO32-是否发生相似的反应呢?某学习小组查阅“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在“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中存在“碳酸亚铁”。
他们设计实验探究碳酸亚铁的性质。实验如下将一定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和过量的碳酸氢铵溶液混合产生大量沉淀和气体。放置一段时间未见沉淀有明显变化。
①试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 。
探究碳酸亚铁的热稳定性(加热仪器省略)
连接仪器、装药品。打开K,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用酒精喷灯在A处加热玻璃管,观察B瓶溶液变浑浊。待固体分解完后,继续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②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B瓶现象能说明 。
③停止加热之前,是否拆开A、B之间橡胶管?答: ;理由是 。
④若不通入氮气直接加热分解则分解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 ; 理由是
络氨铜【[Cu(NH3)4]SO4】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已知:①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的合成路线如下图:
②络氨铜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下。
③(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CuO制出的CuSO4溶液中常含有 Fe2(SO4)3杂质,请设计一个可行方案,检验CuSO4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
(2)[Cu(NH3)4]SO4在水中存在如下解离过程:[Cu(NH3)4]SO4===[Cu(NH3)4]2+(深蓝色离子)+SO42-;[Cu(NH3)4]2+Cu2++4NH3。请写出在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的反应现象: 。
(3)①方案1的实验步骤为: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往往含有Cu2(OH)2SO4杂质,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
②方案2是较为理想的结晶方案,先向溶液C加入适量 (填物质名称),再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晶体。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滤出晶体洗涤液的是 。
A.乙醇 | B.蒸馏水 | 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 D.饱和硫酸钠溶液 |
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 。
(4)氨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a g络氨铜样品,加入过量NaOH溶液微热,使NH3充分释放,并被准确量取的30.00mL 0.5000mol.L-1HCl溶液充分吸收。吸收液用0.12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V L,则络氨铜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a、V的字母表达)。
欲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Lamol/L的氯化钠溶液,设计了下面的操作方案。根据方案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粗盐样品mg,在托盘天平左盘上放__________________,右盘上放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________,漏斗中液面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操作时应将液体放在________中加热,等加热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在样品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在滤液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配制100 mLamol/L的NaCl溶液时,应从Wg固体中称取NaCl的质量为________,配制时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