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通常呈环状双链,即H链和L链。H链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一个用于H链合成(简称OH),一个用于L链合成(简称OL)。该DNA复制时,OH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一段RNA作为引物,然后合成H链片段,新H链一边合成,一边取代原来的H链,被取代的H链以环的形式游离出来,由于像字母D,被称为D环复制。当H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被取代的H链为模板,合成新的L链,待全部复制完成后,新的H链和老的L链、新的L链和老的H链各自组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整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线粒体D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 |
| B.RNA引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
| C.若此DNA连续复制N次,共需要2N -2个引物 |
| D.D环复制过程中,H链和L链不同时完成复制 |
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样品,它们是清水、5%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蛋白酶溶液。某同学用三
氯乙酸(能使蛋白质变性,使溶液浑浊)和碘液鉴别样品,实验方法和现象见下表。据此判断样品甲、乙、丙、丁依次是
|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
| 甲 |
乙 |
丙 |
丁 |
|
| 四种样品各取1 mL,分别滴加碘液2~3滴后观察 |
不变蓝 |
不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 四种样品各取1mL,分别滴加三氯乙酸3~4滴后观察 |
浑浊 |
无变化 |
浑浊 |
无变化 |
| 再取丙、丁样品各l mL混合,37℃保温10 min,加碘液2~3滴后观察 |
不变蓝 |
A.清水、淀粉、蛋白酶、淀粉酶 B.蛋白酶、清水、淀粉酶、淀粉
C.淀粉酶、蛋白酶、清水、淀粉 D.淀粉酶、清水、蛋白酶、淀粉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
| B.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相同 |
| C.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
| D.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 |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
| B.膜蛋白在膜中不可以移动,而磷脂分子可以 |
|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
|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
右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
| 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则②是油脂 |
|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
| D.若④是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贮能物质,则④是糖元 |
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
|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
| C.探究Ca2+的主动吸收,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
| 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分别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