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两会上,有委员指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有根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根,今天的发展也是过去的延续,必须和时代精神结合、与时代的发展结合才能使文化继续发展。”“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是有生命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传统文化应如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娱乐性强,观众参与度高,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荧屏生活。但是其中有些综艺娱乐节目出现了低俗化倾向:某些嘉宾通过假造身份、故意炫富、雷人言论、失检行为、恶意嘲|讽等方式自我炒作;部分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材料二:国家广电总局近日强调,不能片面追求收听收视率,不能靠低俗、庸俗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应该坚决叫停低俗文化,不让其流布于社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
(1)你认为,当前某些综艺娱乐节目出现低俗化的原因有哪些?
(2)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青少年学生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2010年我国中央财政重点关注民生领域。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支出安排合计8077.82亿元,比2009年增长651.34亿元,增长8.8%。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2)说明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教育是民生的重要内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09年,在受金融危机影响财政增幅减缓的情况下,各级财政仍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教育公平加快推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请从文化的角度说明,我国重视发展教育的意义。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世博会作为人类文明集中展示的平台,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国家馆以整体大所了的建筑造型整合了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传承了经纬网格的传统建筑文化;地区馆建筑表皮镌刻着叠篆文字,传达了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海世博会场馆蕴含着中国元素有何意义。
材料二:美好的世博会离不开辛勤的志愿者。2010年1月19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志愿者新闻发布会公布,截至2009年底,海 内外共计61万余人报名争当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其中成功注册报名者为56万余人。
(2)假如你是一名志愿者,请你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谈谈应该如何做。

2010年,中国的现代化到了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今后,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材料一:中德美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比较

国家
五年GDP平均增长(%)
人均GDP(美元)
GDP能耗(吨标准煤/万美元)
德国
2.26
33099
1.72
美国
1.10
42067
2.62
中国
10.01
3782
12.87

材料二:根据IEA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又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8年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总和。2009年,中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3)经济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调结构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这一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请说出这一原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论要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