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图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请指出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一人物领导了哪场战争?战后他担任了什么职务?战争扫除了什么障碍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图二人物挽救了法国大革命的危局,是法国的骄傲。他的一生成于战争,也败于战争。请问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大革命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有力的推动了形势发展?他的战争有何进步意义?
(4)图三人物是哪一重大事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重要贡献是什么?这一贡献对时代的发展有何影响?
(5)从以上人物的伟大建树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请以其中的一位为例谈谈你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结合你所学知识,
(1)列举出党犯的左的错误都有哪些?
(2)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什么?
(3)从对这些左的错误的思考、反思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材料一、二、三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
(3)从材料三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和雇耕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引自什么文件? 它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2)从材料中概括土地改革的目的。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说着一段历史。请以下面三幅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为核心,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何作用?
(2) 图三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何作用?
(3) 图二、图三与图一之间是什么关系?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见下表)
国家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日本 |
印度 |
中国 |
增长率(%) |
2.5 |
2.1 |
2.2 |
3.1 |
5.2 |
9.8 |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4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哪些?(3分)
(3)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