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同距离下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两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关系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可知,两种运输方式竞争最激烈的运距是
①1-200千米 ②900-1100千米 ③1200-1600千米 ④大于1800千米
| A.①③ | B.① | C.①④ | D.② | 
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高速铁路时速设计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穿越河谷多,沙漠广 | B.干旱少雨,缺乏水源 | 
| C.大风日数多,风力强 | D.冻土层厚,冰川广布 | 
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 B.杭州—上海 | 
| C.成都---上海 | D.兰州---北京 | 
2010年3月19日~21日,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先后影响了我国21个省(区、市),沙尘一度蔓延到黄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吉兰太等地出现了强沙尘暴,北京出现扬沙、浮尘。受此影响,远在南方的香港多个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过400,创历史新高,深圳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就连海峡对岸的台湾也受到了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造成了21个省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其主要污染源是:
| A.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 C.碳氢化合物 | D.悬浮颗粒 | 
从生态破坏角度看,西北地区与沙尘暴的联系是:
| A.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 B.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 
| C.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 D.野生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 | 
下列哪一做法不利于沙尘暴的防治:
| A.禁止在草原滥挖发菜和其他野生药材 | 
| B.营造防护林带 | 
| C.鼓励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山羊 | 
| D.建立沙尘暴监测、预报系统 |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年降水量减蒸发量)分布图,回答问题下列各题。
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 
|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 
|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 
|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 
|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 
|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 
|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 | 
|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此流域内河水的补给方式及水汽主要来源地是:
| A.冰川融水,阿巴拉契亚山 | 
| B.大气降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 
| C.大气降水,太平洋 | 
| D.湖泊水,五大湖 | 
从图中可知本流域内径流的季节变化是:
| A.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小 | 
| B.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小 | 
| C.夏秋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 
| D.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 
下图为“我国第四纪盐湖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盐湖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 A.A2 | B.B4 | 
| C.C3 | D.D3 | 
下列关于我国盐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盐湖的形成,主要受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 | 
| B.我国盐湖的分布边界与500mm年等降水量线完全不吻合 | 
| C.盐湖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区 | 
| D.盐湖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 | 
下图是“我国农产品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各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主产区——人口众多,耕地狭小 | 
| B.长江流域主产区——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 
| C.甘肃新疆主产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 D.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 | 
各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 A.华南主产区——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 
| B.汾渭平原主产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 
| C.河套地区主产区——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 
| D.长江流域主产区——加大农业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