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南美洲某国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L城市世界著名的“不雨城”。请解释其成因。
(2)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说出该工程输水方向及依据,指出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3)有关该国沿岸多火山的原因。
该图表示的是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理环境的性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和来实现。
(2) 我国黄土地貌的发育受制于以下几个条件:原始地形、黄土的堆积以及水的作用。所以黄土地貌是、
和、 (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3)图中a、b、c、d、e、f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是_________,表示旗形树冠形成的是_________。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为基础产生
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③→⑤→⑥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地带性特征,其产生受_________条件影响较大,同时又是在一定的_________条件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看,这种地带性特征在_________纬度最明显;
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种气象灾害分别是什么?
(2)综合分析判断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什么地区?试说明理由。
读某国主要山脉带分布示意图及图中南北二岛地形类型比例组合坐标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要素图,甲位于南岛西部山区,乙位于南岛东部平原,回答下列部题
(1)简要说明该国断层发育、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2)比较该国南北二岛之间地形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分析甲、乙两地降水的主要差异及原因,并推断两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钓鱼岛列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鱼场的一部分。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1000多米的“蛇岛海峡”,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材料二:我国的钓鱼岛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单位:米)
(1)分析钓鱼岛与东南部的南小岛之间的海峡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良港原因。
(2)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其形成条件。
(3)说出图中A省在吸引台商投资方面的突出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