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挑战终极。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图所示地区展开了研究性学习,得出了许多结论,请根据研究方向与思路,完成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分析结论-----判读正误-----解释原因
研究内容:
结论1:从甲乙两地登上大青山,甲地比较容易。
结论2:丙丁两地相比,丙地更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结论3:AB和CD两处中AB有可能发育成小河。
结论4:用线段式表示本图的比例尺为0 _2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2千米。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图三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1)4个省中, ①________是省, ②省的简称是______,③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2)4个省中,有热带面积分布的是______和______。
(3)关于图中4个省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①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濒临南海
B.②省位置最偏南,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简称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4)四省区中临海的是__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_,有我国第一大河流经的是_______、_______,陆上邻国最多的是________。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B为 ,该山脉以东的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
(2)图中确定地理区域分界线A的主导依据是 。区域①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3)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下面我们对形成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原因进行分析。
①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②黄土高原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广种薄收和轮荒。轮荒是一种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耕地不固定。且种地不施肥,三五年之后,土壤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然后再另择土地开垦。
③黄土高原处在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的地带,自然条件不稳定。
除了这三个原因外,请注意观察下面“黄土高原逐月降水量柱状分布图”,再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另一个重要的自然原因:

(4)京沪高铁于今年6月份投入运营,使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工业区的联系更加便捷。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可知,与京津唐工业区相比较,沪宁杭工业区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5)图中铁路线a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平原

(6)R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就是从这里的_____________(填地名)将天然气输往上海的。
(7)上图中④区域蕴藏丰富的有色金属,其中中国钨业的发祥地,号称“世界钨都”的 就分布在本区域。

读以下某区域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城市:A为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 C为_____________.
(2)海洋:E为_____________。
(3)河流:H为_____________。
(4)湖泊:S为_____________。
(5)铁路线:d为_____________。
(6)江西省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农业大省,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淡水鱼类等农业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今有300吨大米从鄱阳湖运往城市B,请你为它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海洋:③_____________洋,⑤_____________海, ⑧_____________海。
(2)海湾:①_____________湾,⑥_____________湾。
(3)海峡及运河:G_____________海峡,F_____________运河。
(4)大洲:②_____________。
(5)国家:E为_____________。
(6)岛屿:⑦_____________岛。
(7)河流⑨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⑨和⑩两河中,水量较大、流域内地面植被覆盖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8)沙漠:C_____________沙漠。

根据所给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材料一: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北京时间12月31日下午3时54分许,日本与那国岛西北偏西46公里处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94公里。
材料二:六大板块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1)日本位于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位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写出该位置的字母和数字代号和名称)
(2)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3)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不断“长个”的原因?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