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材料二: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1)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请结合材料,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如何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方一位哲人说,历史是“上帝的作坊”。事实上,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1)“历史是上帝的作坊”和“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为什么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广东省某市在外打工的200万农民工中,有20万返回家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市委书记说,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问题是个难题,但他们接受过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更是资源和财富。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市市委书记的观点。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北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一直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地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业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各地学习推广该市发展模式的做法。

材料一:

材料二:2010年6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时,重点谈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是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改革的重点。”
结合上述材料和本课时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哲学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