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
| C.分封制和宗法制 | D.宗法制和郡县制 |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B.张之洞的《劝学篇》 |
|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
“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落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若委实冤枉,如今是三伏天道,下尺瑞雪遮了窦娥尸首。看这楚州亢旱三年。”这种文学的表达形式,在何时最盛行( )
| A.魏晋 | B.唐 |
| C.宋 | D.元 |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见下图)。此画的风格应为( )
| A.宫廷画 | B.文人画 |
| C.民俗画 | D.人物画 |
美学家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这种精神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是( )
| A.《清明上河图》 | B.《红楼梦》 |
| C.《诗经》 | D.《兰亭序》 |
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
|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
|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
|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