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 C.民主与科学 | D.马克思主义传播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
|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
|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剖度 |
|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
下图是西周初年的分封图,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多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④分封制导致了各诸侯国割据混战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
|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 |
B.李峰的观点有考 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
| 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
|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 |
关羽死后,虽获人民祭祀,但一直局限在地方信仰。至宋代以后,逐渐发展为全国信仰,也获得官方的褒赠。对于宋代以后关羽信仰的普及,下列解释何者最为合理?
A.宋代以后的各朝代,要反抗异族统治,所 以推崇关羽忠君爱国的立场 |
| B.宋代以后的各朝代因为外患频仍,重夷夏之防,所以都提倡关羽信仰 |
| C.除了官方提倡外,桃园结义的异姓结合符合明清移民风气渐盛的环境 |
| D.关羽是北方人,关公信仰的普及是中国文化由北而南发展的重要证明 |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 年代 |
福建莆田 |
直隶宝坻 |
湖北川汗 |
康熙十五年(1676 ) |
|
192丁 |
0丁 |
| 康熙二十五年(1686) |
88丁 |
22丁 |
24丁 |
| 康熙三十年(1691) |
58丁 |
10丁 |
14丁 |
| A.三藩之乱 | B.准噶尔叛乱 | C.郑氏割据 | D.大兴文字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