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
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
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
鸦片战争后,以地主阶级抵抗派为代表,迈出了学习西方第一步,萌发了新思想。这里“新”的主要含义是
A.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 |
B.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
C.“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进步探索 |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
B.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
下列叙述,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A.人类社会就是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
B.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则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 |
C.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
D.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 |
民国时期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
A.人文主义 信仰得救 | B.理性主义 信仰得救 |
C.民主政治 蒙昧主义 | D.城邦文明 信仰得救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信徒皆为祭司” |
B.对上帝提出质疑 |
C.“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