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
徽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再生产 |
B |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000吨;最终流人中国的白银计7000吨或10000吨 |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
C |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
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
D |
明朝实施“海禁”政策 |
是中国难以推进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对专制统治 | C.反抗外来侵略 | D.救亡图存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
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思想是()
A.师夷长制以制夷 | B.发工商业,与列强商战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
19世纪后半期,在绘画方面,出现了新的流派,该画派对光和色进行了科学探讨,它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间成为永恒。该画派观察、直接感受表现色彩变化的微妙的画风,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影响非常深远。属于该画派作品的是( )
A.《日出·印象》 | B.《自由引导人民》 |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D.《格尔尼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