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 )
年份 |
1992 |
1995 |
1998 |
2000 |
|
东部 |
总量/亿美元 |
98.6 |
319.7 |
386 |
348.9 |
所占比重% |
89.6 |
85.9 |
85.2 |
86.5 |
|
中西部 |
总量/亿美元 |
11.3 |
52.5 |
66.8 |
54.4 |
所占比重% |
10.4 |
14.1 |
14.8 |
13.5 |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
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
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
D.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郡国并行制 | D.行省制 |
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前者的措施是
A.汉武帝设立中朝 | B.唐朝实行三省制 |
C.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 D.秦朝三公九卿制 |
“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促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
A.世袭制 | B.科举制 | C.三省六部制 | D.察举制 |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 B.郡守 | C.州牧 | D.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