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不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H2SO4至过量 |
B.向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过量 |
C.向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过量 |
D.向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至过量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 |
B.铜锌原电池的正极是锌,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稀硫酸 |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分别是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 B.SO3(g)为0.4mol/L |
C.SO2、SO3(g)均为0.15mol/L | D.SO2为0.25mol/L |
下列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①NaOH②SiO2③SO3④He⑤P ⑥Na2O2
A.②③⑤ | B.③⑤ | C.③④ | D.③④⑤ |
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且原子半径a>b,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c>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
A.a>b>c>d | B.b>a>d>c | C.c>b>a>d | D.b>a>c>d() |
下列性质可以证明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 B.具有较高的熔点 | C.水溶液能导电 | D.熔融状态能导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