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
B.已知1mol CO(g)完全燃烧时放出283.0kJ热量,则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 O2(g)═2CO2(g);∆H =﹣566.0kJ/mol |
C.∆H< 0、∆S < 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D.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水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 |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
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l4后振荡,静置片刻后()
A.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 B.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 |
C.整个溶液变紫色 | D.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无氧酸是指分子组成中不含氧元素的酸,如HCl、CH4等 |
B.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可将碱分为难溶性碱和可溶性碱 |
C.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D.所有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化合得到相应的酸 |
2014年2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
B.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
C.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
食用下列物质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A.用三聚氰胺配制的奶粉 |
B.加有大量亚硝酸钠(nano 2 )的火腿 |
C.用碳酸钡做x射线透视的“钡餐” |
D.加碘盐(含碘酸钾的食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