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代指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
从首联       、望远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日      
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过李处士山居

姚合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

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注释】①姚合: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②萧洒:同“洒”

(1)诗人拜访李处士是在什么季节?

(2)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士的形象特点。

(3)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赠别

【唐】赵嘏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1)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古诗词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

又踏金牛顶上行,海风飞舄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