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加横线的词
<1>.即书诗四句(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3>.或以钱币乞之( ) <4>.从先人还家 ( )
翻译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用原文句子填空(
(1)方仲永的智力发展大概经过三个阶段,即五岁时的 ,十二三岁时的 ,二十以后 。造成他的令人惋惜的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本文题目是《》,选自《》。(2分)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请广于君广:
(2)休祲降于天休:.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夫韩、魏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
B.秦王色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C.与臣而将四矣上使外将兵 |
D.天下缟素可以调素琴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把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 |
B.秦王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流咂千里”的场面,目的是用武力恫吓唐雎。 |
C.唐雎不畏强暴,慷慨陈词,在这场弱国与强国的斗争中,最终取得了胜利。 |
D.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
2.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
3. |
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 |
(二)(14分)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
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每有会意▲(2)性嗜酒▲
(3)期在必醉▲(4)既醉而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
A.亦不详其姓字 | B.其如土石何 |
C.亲旧知其如此 | D.食之不能尽其材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
(三)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阳时始总角(▲)(2)再遣信令还(▲)
(3)而太傅留之(▲)(4)谢公语同坐曰(▲).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固不可彻()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⑶何苦而不平()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
2.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 |
3. |
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4. |
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