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图二装置中的甲、乙、丙三只广口瓶容积均为500mL,在乙瓶中用溶液培养法培养一株该植物 (实验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乙瓶中的植物及培养液的体积忽略不计,假设该植物呼吸作用利用的有机物只有葡萄糖)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____ __,线粒体中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__ ____。
(2)图一中在叶绿体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的是________,能在人体细胞内能发生的是_________过程,有ATP产生的是________过程(均填图中字母)。
(3)为检测图二装置中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关闭A打开B,先将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1小时,检测丙瓶内气体,发现氧气浓度下降了3%,则丙瓶内气体体积_____ (增加/减少/基本不变)。再给予装置1小时适宜光照,检测丙瓶内气体,发现氧气浓度比初始状态上升了7%。假如该植物合成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则这1小时内该植物光合作用共产生氧气____________ml。打开A,从甲瓶的“取样品活塞”处抽取气体,直到将整个装置中的全部气体抽尽,得到的气体与实验前相比大约相差__________ml。
(4)若乙瓶中通入18O标记的氧气,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葡萄糖中 (可能/不可能)有18O标记。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一)所示:
(左为黑暗中,右为光照下)
(1)恩格尔曼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有:① ;
② ;
③ 。
(2)科学家恩格尔曼后来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好氧细菌大量聚集在如图(二)所示区域。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分)绿色荧光蛋白(GFP)能在蓝光或紫外光下发出荧光,基因工程中,GFP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下图表示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本流程:
(1)基因工程中,GFP基因属于 ,获取该基因的工具酶是 。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 。
(3)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 ,在进行过程④前,利用 技术可以获得数目更多且基因型相同的绿色荧光小鼠。
(4)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进行④过程的优势是 。
(5)绿色荧光小鼠培育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 (至少回答两点)。
分)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问题:
(1)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①溶化 ②调pH ③加棉塞 ④包扎 ⑤分装 ⑥称量,正确的顺序为 ;倒平板操作中,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
(2)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_。
(3)食品安全检测时通常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微生物的指示菌,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 培养基对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黑色。
(4)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从油料作物中提取植物油与甲醇在脂肪酶的催化下生成生物柴油,从微生物中提取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为降低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技术使脂肪酶能重复使用。
(5)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发酵作用;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某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抗病和感病性状是由位于性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抗病基因对感病基因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分别对基因B和b进行测序,部位序列如下(其它序列相同):
①两基因相比,结构相对更稳定的是 基因。
②现对B基因进行人工处理,使图中已知基因序列α链中T全部转化为A,则处理后的B基因复制3次,至少需要游离的腺嘌呤 个(只考虑图中给出的序列)。
(2)现有正常植株幼苗Ⅰ和Ⅱ,用射线处理正常幼苗Ⅱ后引起变异,对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
①突变Ⅰ的形成是细胞在进行 过程中发生 导致,突变Ⅱ是该细胞发生
导致。
②突变类型与正常类型杂交,如子代 ,则为突变类型Ⅰ;若子代 ,则为突变类型Ⅱ;若子代 ,则为突变类型Ⅲ。
(3)该植株种群另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种群个体数量足够多,基因为AA的个体占24%,aa个体占4%,在环境中生存能力为AA=Aa>aa,则长期的 过程中,会使A和a基因频率发生怎样的变化?(用曲线表示)
分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兔迁入该环境后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图乙中K值又称 ,调查兔的种群密度采用 法,在图乙B点时,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捕获到未标记的40只,标记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3)流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x,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y,则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4)信息传递在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其在群落及生态系统水平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种群C的毛色鲜艳,在观赏市场非常名贵,体现了生物的 价值。
(6)以上过程揭示了生态系统具有 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