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国十四年《革命》半月刊刊登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该文章(    )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B.用阶级分析法研究中国社会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D.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毛泽东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边这一历史图片反映的史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A.建国伊始即获得苏联的外交承认
B.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重返联合国”
D.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吃紧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下列对下边所示“同盟会党员证”的释读,不准确的是

A.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B.所使用的“庚戌年”为公元1910年
C.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
D.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后,同盟会会员不断扩大的史实

“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寻找到这一“钥匙”最初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使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该战争的性质是商业战争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了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