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 |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
下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税率,这反映
国家 |
1926年 |
1931年 |
英国 |
4 |
10(1932年) |
法国 |
12 |
38 |
德国 |
12 |
40.7 |
美国 |
20 |
53 |
日本 |
16 |
24 |
——摘自《全球大变革》
A.资本主义发展增快 B.各国为克服经济危机而提高关税
C.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小 D.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
D.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 |
英国的“圈地运动”始于12世纪,是指地主强行圈占公有地,剥夺公薄持有农土地,或强买自由持有农土地办牧场和农场。对“圈地运动”理解正确的是
①“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之一
②摧毁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大农业
③造就了广大的国际市场
④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造就了两大新的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② |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前言中说:“我敢说,在(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中是绝对见不到伟大的公民,尤其是伟大的人民的,而且我敢肯定,只要平等与专制结合在一起,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便将永远不断地下降”。下列说法最符合作者本意的是
A.“平等”比“自由”更重要 | B.寻求“平等”,更要捍卫“自由” |
C.没有“平等”就没有“自由” | D.“自由”与“平等”必须紧密结合 |
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利与金钱 | B.上帝和法律 | C.民主与科学 | D.智慧与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