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右图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
(2)长江江苏段 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重化工业的主要原因。
(3)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迁往安徽,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资料二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是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2)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多样了,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3)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
图为“2010年12月22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这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太原此时的天气特征为。
(2)①②两地中降水概率更大的是,③地此时吹风。
(3)下面三图能表示此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图;此日北半球的昼夜分布特征表现为。
读新疆和田地区的有关材料和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年平均降水量(㎜) |
33 |
年平均蒸发量(㎜) |
2600 |
材料二
人口(万人) |
耕地(万公顷) |
|
20世纪50年代 |
50 |
12.7 |
20世纪90年代 |
150 |
18.1 |
(1)如果图中的三道防线遭到人为破坏,则绿洲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和田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____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3)绿洲地区发展农业除水源外,其他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道防线中,林带主要发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字母填入“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的关联图中。(每个空格内限填一项,有的选项可不选用)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绿洲沼泽化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乙为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
(2)比较A、B两地区的农业生产,完成下表。
A地区 |
B地区 |
|
耕地类型 |
||
农业地域类型 |
||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
||
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 |
(3)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请简要分析为什么能形成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
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中,甲代表___________,常年在甲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第二幅图15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2)第二幅图中气候类型G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是,冬季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最右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递变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⑤⑥⑦的地域分异,主要受_________条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