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如图的仪器药品制取氯化铁粉末,已知信息:氯化铁粉末易吸水生成结晶水化合物FeCl3+6H2O=FeCl3•6H2O。
(1)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仪器应是(填仪器接口顺序)
接 , 接 , 接 , 接 ;
烧瓶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仪器C名称 ,安装它的实验目的是 ,容器E作用是 ;
(3)A、B中的酒精灯应先点燃 处(填“A”或“B”)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再点燃另一个。理由是 ;
(4)这套实验装置是否完整? (填“是”或“否”),若不完整还须补充 装置(若第一问填“是”,则此问不需作答).
(6分) 11.欲用18 mol/L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成浓度为 0.5mol/L 的稀硫酸 500mL。
(1)选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_________ 。
(2)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 B.反复颠倒摇匀 |
C.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 | 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
E.稀释浓硫酸 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 、20mL、50mL的量筒,应选用_____mL。
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 3SO2↑+ 6H2O。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变。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图1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__________;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你的另一种假设是__________;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Fe3+):n(Fe2+)=2:1,则a/b的值为__________。
下面是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0.5mol/L的稀H2SO4 500ml的操作,实验操作如下, 请把正确操作步骤(用1,2,3……表示)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并填写有关的空格:
()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用量筒量取ml的98% 的浓硫酸;
()将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的烧杯中;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___;
()改用_____________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的______________ 正好跟刻度相平。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请回答:
若在操作中没有把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的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会使稀硫酸溶液的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0.5mol/L,配制成稀H2SO4时若加蒸馏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溶液,再重新加蒸馏水到刻度线,会使稀硫酸溶液的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0.5mol/L.
用适当方法将下列混合物分离开来
(1)不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CaCO3与水,可用_______ 方法分离
(2)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如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可用_______ 方法分离
(3)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食盐和水,可用_______ 方法分离
(4)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可用_______ 方法分离
实验室用下面装置测定FeO和Fe2O3固体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D装置的硬质双通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
(1)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_
(2)装置A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其目的是,
其原理是。
(3)为了安全,在点燃D处的酒精灯之前,在b出口处必须。
(4)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中装的液体是,所起的作用是。
(5)在气密性完好,并且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操作后,点燃D处的酒精灯,在硬质双通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若FeO和Fe2O3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23.2 g,反应完全后U型管的质量增加7.2 g,则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g。
(7)U形管E右边又连接干燥管F的目的是,若无干燥管F,测得Fe2O3的质量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8)若反应后得到的残留固体中还有少量FeO,测得的Fe2O3质量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