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理论在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反应中应用广泛。
(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H,达到平衡状态。
①若A、B、C都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 n+p(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其他条件不变,加热后A的质量减小,则反应△H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XOY)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填序号)。
(3)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 △H。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
1000 |
1100 |
平衡常数 |
0.68 |
0.5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H 0(填“>”、“<”或“=”)。
②T℃时,将FeO(s)和CO(g)各3.0mol加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转化率为W1,c(CO2)=0.15mol•L﹣1,则温度T (填“高于”、“低于”、“等于”)1000,若此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2.0mol CO(g),再达平衡时测得CO转化率为W2,则W1 W2(填“>”、“<”或“=”)。
将0.1mol·L-1的下列物质的溶液:①NaOH②Ba(OH)2③H2SO4④CH3COOH⑤Na2CO3⑥Na2SiO3⑦NaHCO3⑧NaHSO4⑨NaCl⑩NH4Cl11Al2(SO4)312NH3·H2O,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现有电解质溶液:
①Na2CO3、②NaHCO3、③NaAlO2、④CH3COONa、⑤NaOH,且已知:CO2+3H2O+2
====2Al(OH)3↓+。
(1)当五种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将上述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五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在上述五种电解质溶液中,分别加入AlCl3溶液,无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4)将上述①②③④四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 已知:450℃时NH3的浓度大于550℃时,则正反应是______ __热反应;
(2) 反应进程中:0~2s内N2的物质的量由2mol变为1mol,则υ(H2)=___________;
(3) 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c(N2)=c(H2)="c" (NH3)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υ(N2)=3υ(H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 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H3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压强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已知25℃时0.1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上述两种解释中_________(填“甲”或“乙”)正确。
(2)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固体CH3COOK | B.固体CH3COONH4 |
C.气体NH3 | D.固体NaHCO3 |
(3)若_____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25℃时,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4)常温下将0.010molCH3COONa和0.004molHCl溶于水,配制成0.5L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有_________种粒子。
②溶液中有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和一定等于0.010mol,它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③溶液中n(CH3COO-)+n(OH-)-n(H+)=_________mol。
已知IBr、SiCl4、PCl3、CH3COCl、CH3COOOCCH3常温下很容易与水反应,反应方式与盐类水解类似。
(1)在所给5种物质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属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无氧酸的是________。
(2)分别将0.01mol这5种物质放入0.1L水中反应,结果使溶液的pH接近3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