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理论在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反应中应用广泛。
(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H,达到平衡状态。
①若A、B、C都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 n+p(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其他条件不变,加热后A的质量减小,则反应△H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XOY)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填序号)。
(3)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 △H。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
1000 |
1100 |
平衡常数 |
0.68 |
0.5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H 0(填“>”、“<”或“=”)。
②T℃时,将FeO(s)和CO(g)各3.0mol加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转化率为W1,c(CO2)=0.15mol•L﹣1,则温度T (填“高于”、“低于”、“等于”)1000,若此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2.0mol CO(g),再达平衡时测得CO转化率为W2,则W1 W2(填“>”、“<”或“=”)。
在一定条件下,xA+yBzC的反应达到平衡。
(1)已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之间的关系是
(2)已知C是气体,且x+y=z,在增大压强时,如果平衡发生移动,则向 移动。(填“正”、“逆”、“无法判断”)
(3)已知B、C是气体,当其他条件不变,增大A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不移动,则A是 态。(填“气”、“液”、“固”)
(4)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 热反应。
为实现 “节能减排” 和“低碳经济”的一项课题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目前,工业上常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49.0 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注明单位);H2的转化率= ;
(3)下列说法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每消耗1mol CO2的同时生成1mol CH3OH
B.CO2、H2、CH3OH和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1:1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4)下列措施中,能使上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恒温恒容再充入1 molCO2和3 mol H2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Na2O ②Cu(OH)2 ③Zn ④CaCO3 ⑤硫酸溶液 ⑥Ba(OH)2 ⑦干冰 ⑧A12(SO4)3 ⑨HCl水溶液 ⑩KHSO4
(1)其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⑤ + ⑥
④ + ⑨
(3)往②中加入过量的0.1 mol/L⑩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向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③,会产生无色气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现有下列材料: A.有机玻璃 B. 普通玻璃 C.石英玻璃
①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用到的共同原料是 (填化学式)。
②与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相同的是 (填字母)。
③属于塑料的是 (填字母)。
(2)保证食品安全、保持营养均衡,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
①维生素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右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该泡腾片中添加的着色剂是 ,泡腾片溶于水时产生“沸腾”效果,是由于添加的酒石酸和 反应释放出了气体。
② 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甲状腺肿大,该微量元素是 (填字母)。
a. 碘 b.铁 c.钙
③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的过程称为 。
④ 使用青霉素可能会产生过敏,在用药前患者一定要进行 。
(3)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有了更严格的法律依据。
①生活中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会大大增加生态压力,一次性纸巾使用后应投入贴有 (填字母)标志的垃圾桶内。
②漂白粉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 (填化学式)。治理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用沉淀法。例如,往含铬(Cr3+)废水中加入石灰乳使Cr3+转变为 (填化学式)沉淀而除去。
③铁器件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铁锈的化学式是 发生该腐蚀时的正极反应式为 。
④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SO2的排放,生成CaSO4,发生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SO42-、HCO3-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
(2)cd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 _________;
(3)原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阳离子与原溶液中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