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救亡图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各自的主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
材料二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天演论》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奇书”的名称、作者及编写目的。
(2)材料二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4)概括以上救国主张在方法上的共同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2003年12月7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材料四: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
(1)材料一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本诗的作者是从“荷夷”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民族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
(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具体指什么事件?后来台湾又是怎样曾经回归祖国的?
(3)材料三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指什么局面?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一局面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谈谈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一个?

阅读下列两个表格:
图表一: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项目
年份



煤(百万吨)
1939年
235
50.2
396.9
1946年
193.1
49.3
105.5
铁(万吨)
1939年
811
738
1775
1946年
789
344
208
钢(万吨)
1939年
1343
795
2373
1946年
1290
441
256


图表二: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表

时间
1870~1913年
1913~1950年
1950~1970年
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
2.6%
1.9%
4.9%

请回答:
(1)图表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图表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2.

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