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氯酸钠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气为0.16mol |
B.n(Na+):n(Cl-)可能为7:3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mol,则0.15<n<0.25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 | B.Fe3+ |
C.Fe2+ | D.H+ |
可用来分离Fe3+和Al3+两种离子的试剂是( )
A.盐酸 | B.氢氧化钠溶液 |
C.氨水 | D.硫氰化钾溶液 |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的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I2水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 B.③② |
C.③① | D.①②③ |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下列物质不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H2SO4 | B.氯水 | C.Zn(NO3)2 | D.H2O2 |
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Fe+O2②P+Cl2③HNO3+Cu④Na+O2⑤Fe+Cl2⑥P2O5+H2O⑦C+O2⑧NH3+O2
在不同条件下能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A.全部 | B.除⑦⑧外的其他组 | C.除②④外的其他组 | D.除⑤外的其他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