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图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研究发现,当轴突a引起神经元e兴奋后,该兴奋在传导中可被轴突d抑制,如图乙所示(●、O表示阴、阳离子);在轴突a兴奋前,先使轴突b兴奋,则会引起神经元e的兴奋性降低,甚至不发生兴奋而出现抑制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内的        中,通过        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2)a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元e产生兴奋,此时e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   
(3)d释放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最终使突触后膜上的        打开,引起阴离子内流,从而出现抑制效应。在突触间隙中的部分递质可通过      方式返回d内而被再利用,物质①是        
(4)在a兴奋之前,若b先兴奋,会导致e兴奋性降低。究其原因是b释放的神经递质X使a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增加/减少),导致       内流减少。X能够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对突触后膜无作用,其原因是X特异性受体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DNA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发生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称为_____ ___。
(3)③中的子链是_____ ___。
(4)③过程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 _________原则。
(5)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复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则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共产生16个DNA分子
(7)具有N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有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①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该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2n-1)(N-m) B.2n-1(N-m)
C.2n-1(N/2-m)D.2n(N/2-m)

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核内DNA数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b→c,f→g阶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乙中,A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 条,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发生在图甲中的 阶段。
(3)图乙中,D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对,其细胞名称为
(4)将图乙细胞按减数分裂顺序连接起来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段。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 段变化相同。
(2)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图3—图5中的 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 自由组合。
(3)图3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的关系是
(4)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则图3~图5中 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D1E1段的相等。

如图为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
(2)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就同一个个体来说,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遗传信息________,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的凋亡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控制,所以也称为______________。
(6)该图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些生物的细胞重大生命活动?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噬菌体 ②酵母菌 ③乳酸菌 ④变形虫 ⑤海带 ⑥蚯蚓 ⑦玉米 ⑧蘑菇
(7)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 ,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下图-1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 期。当 突变时,细胞由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2、4、8 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结果如上图-2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上图-3所示。
分析讨论:
a.图-2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 ,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
b.图-2、图-3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 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 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