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生活史复杂,先在雌性按蚊完成受精作用,后寄生于人的肝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破肝细胞而出侵入红细胞,发育至一定阶段破红细胞而出(此时被按蚊吸去可继续循环其生活史),病人出现发冷发热的疟疾症状。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疟原虫利用红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
B.破红细胞而出的疟原虫可被体液中的抗体杀死 |
C.疟原虫及其代谢产物破坏了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 |
D.在疟疾严重地区灭蚊属于控制传染源 |
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
B.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 |
C.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 |
D.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前 |
当细菌的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消灭外毒素 |
B.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
C.记忆B细胞→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消灭外毒素 |
D.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与外毒素结合 |
当体内环境破坏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神经传递障碍,导致肌无力,该病应属于()
A.过敏反应 | B.自身免疫病 | C.免疫缺陷病 | D.线粒体异常的细胞质遗传病 |
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
A.B细胞 | B.T细胞 |
C.效应B细胞 | D.效应T细胞 |
淋巴细胞起源于()
A.脊髓 | B.胸腺 | C.骨髓 | D.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