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iPhone5在电池方面有所改进,它将配备NEC自主研发的ORB超薄有机游离基电池,单次充电仅需30秒.该电池的一极为一种有机高分子的游离基(用R表示)和石墨粉及粘结剂的复合物,另一极是锂,分隔材料为某种聚烯烃,电解质为LiPF6溶解于某种有机碳酸酯溶剂中,高分子游离基在空气中十分稳定,在电池充电时被氧化成阳离子,而电池放电时又被还原成游离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该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B.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Li-e-═Li+ |
| C.充电时,Rx+由阴极向阳极移动 | 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R-xe-═Rx+ |
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是( )
| A.发明地动仪用于测定地震方位 |
| B.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
| C.运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
| D.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仪器 |
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科技成就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下列选项中,被国外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成就有(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贾思勰编撰《齐民要术》 ③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 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
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突出,其中少数民族的先贤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成就中,由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是( )
| A.《齐民要术》 | B.《天工开物》 | C.《论衡》 | D.《四部医典》 |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 )
| A.中国是对传统的继承,西欧在于科技创新 |
| B.中国科技重经验总结,西欧确立了实验科学 |
| C.中国科技发展局限于农业,西欧发展工业技术 |
| D.中国科技受到社会轻视,西欧科技创新得到社会推崇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 时间 |
欧洲 |
时间 |
中国 |
| 10—15世纪 |
远洋航海技术 |
宋 元 明前期 |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
| 16世纪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明中期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
明后期 清 |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
| 18至19世纪中叶 |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
清 |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