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 mol 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X(g)
Y(g)+ Z(g) △H<0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反应开始到t1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X) = 0.2/t1 mol/(L•min) |
| 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32 |
| C.欲提高平衡体系中Y的含量,可升高体系温度或减少Z的量 |
|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 气体X,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 |
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桥中的K+向负极移动 |
| B.负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
| C.每消耗1 mol 甲醇,需消耗33.6 L 标况下的氧气 |
| D.正极烧杯中溶液pH增大 |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CO(g)
MgO(s)+CO2(g)+SO2(g) ΔH>0
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 选项 |
x |
y |
| A |
反应时间 |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
| B |
反应温度 |
逆反应速率 |
| C |
体系压强 |
平衡常数K |
| D |
MgSO4的品质 |
CO的转化率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封保存的46 g NO2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 B.0.1 mol/L 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 NA |
| C.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中含有的氟原子数目为NA |
| D.常温常压下,7.1 g Cl2与足量的Fe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NA |
《环境研究通讯》刊文称:全世界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约为210万。原因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 2.5)浓度上升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下列关于PM 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um(10-6 m)的颗粒物,因此均能形成胶体
B.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以减少PM 2.5污染
C.PM 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工厂利用胶体电泳性质采用静电除尘工艺,可部分降低细颗粒物造成的污染
将11.9 g 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 L。另取等质量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NO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沉淀19.4 g,则上述反应中生成NO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
| A.6.72 L | B.11.2 L | C.22.4 L | D.4.48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