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通过乙醇制取氢气有如下两条路线:
a.CH3CH2OH(g)+H2O(g)→4H2(g)+2CO(g) △H=+255.58kJ•mol-1
b.CH3CH2OH(g)+ 1/2O2(g)→3H2(g)+2CO(g) △H=+13.76kJ•mol-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提高b路线中乙醇的转化率 |
B.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看,b路线制氢更加有利 |
C.乙醇可通过淀粉等生物质原料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 |
D.由a、b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 |
下列是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ClO分子 |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
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 |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增大 |
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若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中的Al3+浓度(mol/L)为
A.![]() |
B.![]() |
C.![]() |
D.![]() |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16H++5Na2O2===2Mn2++5O2↑+8H2O+10N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O2是还原产物,Mn2+是氧化产物 |
B.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C.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O2时反应转移2 mol e- |
D.通常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 Al3+、Cl-、MnO4-、SO42- |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Mg2+、NO3-、SCN- |
C.0.1 mol·L-1AgNO3溶液:H+、K+、SO42-、I- |
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CO32-、Cl-、F-、K+ |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冰醋酸、纯碱、芒硝、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
C.漂白粉、福尔马林、冰水、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
D.Na2O、NaOH、Na2CO3、NaCl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