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如图所示为硝酸铜晶体[Cu(NO3)2·nH2O]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在30 ℃前后对应不同的晶体),从图中获取如下信息,不正确的有    (填字母)。

a.C点溶液为Cu(NO3)2的不饱和溶液
b.30℃时结晶可析出两种晶体
c.按上述流程最终得到的晶体是Cu(NO3)2·3H2O
d.将A点溶液升温至30 ℃时,可以析出
Cu(NO3)2·3H2O晶体
(2)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2O、NH3、N2O4等)在液态时发生了微弱的电离,如:
2H2OOH+H3O+,则液态NH3电离的方程式是                 
(3)氢是未来最好的能源选择,制取氢气的成熟的方法有很多,利用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OH(g) + H2O(g)CO2(g) + 3H2(g)  H(298K)=+ 49.4 kJ/mol
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A.v正(CH3OH)=v正(CO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CH3OH)=c(H2O)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4) 甲、乙两容器体积相等,甲容器通入1 mol SO2和1 mol O2,乙容器通入1 mol SO3和0.5 mol O2,发生反应:2SO2(g) + O2 (g)  2SO3(g) H<0,甲、乙起始反应温度相同,均和外界无热量交换,平衡时,甲中SO2的转化率为a,乙中SO3的分解率为b,则a、b的关系为a+b      1(填“﹤”、“﹥”或“=”) 。
(5)甲醇是燃料电池的常见原料,现以熔融的K2CO3为电解质,以甲醇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模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②空气应该从    (选a、b、c、d)通入。 M、N是阴离子交换膜,则阴离子移动的方向是      (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6)含Al3的盐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4+)>c(H)>c(OH)
②c(NH4+)>c(OH)>c(Cl)>c(H)
③c(NH4+)>c(Cl)>c(OH)>c(H)
④c(Cl)>c(H)>c(NH4+)>c(O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填序号)
(2)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③,则溶质为;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④,则溶质为
(3)将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HCl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则下面图像正确的是(填选项)

(4)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为c(H)c(OH)。

常温下,如果取0.1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填“>”、“<”或“=”)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3)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c(Na)-c(A)=mol·L-1,c(OH)-c(HA)=mol·L-1
(4)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7(填“>”、“<”或“=”);将同温度下等浓度的四种盐溶液:
A.NH4HCO3B.NH4A C.(NH4)2SO4D.NH4Cl
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填序号)。

活性ZnO在橡胶、塑料、涂料工业中有重要应用,一种由粗ZnO(含FeO、CuO)制备活性ZnO的流程如下(已知:碱式碳酸锌经焙烧可制得活性ZnO):

已知: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表:

待沉淀离子
Fe2
Fe3
Zn2
Cu2
开始沉淀时pH
6.34
1.48
6.2
5.2
完全沉淀时pH
9.7
3.2
8.0
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加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步骤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
(2)A溶液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
(3)碱式碳酸锌经焙烧制得活性ZnO的反应ΔH>0,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ΔS(选填“=”、“>”或“<”)0。
(4)若经处理后的废水pH=8,此时Zn2的浓度为mg/L(常温下,Ksp[Zn(OH)2]=1.2×10-17)。

根据下列化合物:
①NaCl;②NaOH;③HCl;④NH4Cl;⑤CH3COONa;⑥CH3COOH;⑦NH3·H2O;⑧H2O
回答下列问题。
(1)NH4Cl溶液显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2)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在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3)已知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 Δ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显酸性,可选择的方法是(填字母序号)。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
B.向水中加Na2CO3固体
C.加热至100 ℃[其中c(H)=1×10-6 mol·L-1]
D.向水中加入(NH4)2SO4固体

(4)若将等pH、等体积的②NaOH溶液和⑦NH3·H2O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则m(填“<”、“>”或“=”)n。
(5)除⑧H2O外,若其余7种物质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这7种物质的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物质A~E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组成的,常温下将各物质的溶
液从1 mL稀释到1 000 mL,pH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A与D反应得到E。请回答下列问题。

阳离子
NH4+、H、Na
阴离子
OH、CH3COO、Cl



(1)根据pH的变化关系,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C
(2)写出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图乙为室温时向25 mL某浓度的B溶液中逐滴滴加0.2 mol·L-1的D溶液的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①图乙中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②G点溶液呈中性,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FG区间还是GH区间?区间。
③FG区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4)t ℃时,A的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3,该温度下(t ℃),将100 mL 0.2 mol·L-1的C溶液与100 mL 0.4 mol·L-1的B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