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通水一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丹江口水库大坝建成于1973年,2012年大坝加高,水库正常蓄水位从157米提高至170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从该水库调走的水资源占河流径流总量的 24%,远超国际跨流域调水规定15%的上限。北京段除末端800米外,沿线都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左图)和水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循环示意图(右图)。
材料三:为保护汉江流域山区生态,对坡耕地采用了“石坎梯田”(下图)的整治模式。
(1)材料二图所示环节中能正确表示南水北调的是 ,(填序号),该水利工程对受水地区的社会水循环影响较大的环节是 。(填序号)
(2)简述北京段输水管道深埋地下的原因。
(3)说明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主要目的,并分析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能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4)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将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厂产品可能是( )
A.化工产品 | B.电子产品 | C.建筑陶瓷 | D.生物药品 |
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 )
A.海港 | B.航空港 | C.公路枢纽 | D.铁路枢纽 |
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养,这一过程称为( )
A.本地化 | B.全球化 | C.城市化 | D.工业化 |
读“工业地域联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左列的工业部门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的联系,右列中的工业部门之间是__________的联系。
(2)左列和右列的工业部门都分布在一个地区,联系的中间环节是__________,这反映了工业的__________现象,形成了__________。
(3)与此现象相反的是__________现象,例如__________部门,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这种现象反映了工业发展的趋势是注重分散因素,并向__________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