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通水一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丹江口水库大坝建成于1973年,2012年大坝加高,水库正常蓄水位从157米提高至170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从该水库调走的水资源占河流径流总量的 24%,远超国际跨流域调水规定15%的上限。北京段除末端800米外,沿线都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左图)和水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循环示意图(右图)。

材料三:为保护汉江流域山区生态,对坡耕地采用了“石坎梯田”(下图)的整治模式。

(1)材料二图所示环节中能正确表示南水北调的是     ,(填序号),该水利工程对受水地区的社会水循环影响较大的环节是      。(填序号)
(2)简述北京段输水管道深埋地下的原因。
(3)说明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主要目的,并分析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能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4)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艺区②蔬菜园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B为____,D为____,C为____。
简述布局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要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经济技术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读两幅图判断回答问题。

(1)图中农业区A为______平原,B为______草原。
(2)填写主要农业地域类型:A______,B______。
(3)两地发展农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是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