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创客”是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是一群具有敏锐思维和创新勇气的追梦人,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创客”文化,是DIY文化的延伸,它在其中糅合了技术元素,它不认同随意消费,乐于在现有的资源下创造性的再利用。“创客”精神主要表现:一、不满足现状,坚守创新;二、勇于和善于持续实践;三、乐于交流、乐于分享。
2015年1月,李克强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材料二:《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将中心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使一大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材料三: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建设学习型社会,要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
(1)结合材料,分析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安徽在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是如何打好“文化牌”的。
(3)依据材料三,请你为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当年,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起航时,我们党只有五十多名党员。90年英勇奋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执政大党,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新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夺取新的胜利,必须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材料二 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毕业生人数多,去年是559万,今年是610万。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奋斗历程。(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的正确性。(8分)

材料一 美国曾经考虑过在一条河流上建大坝。在可行性论证中,发现建坝会影响一种小鱼的洄游,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终放弃了大坝的修建。这就是著名的“小鱼胜大坝”的来历。
材料二 怒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尚未开发的河流之一。怒江的鱼类资源中土著鱼种数量之高在全国少有,可以说,怒江是一个特殊的鱼类基因库。怒江峡谷曾经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其自然景观颇为壮观。围绕着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多次邀请生态、农业、林业、地质、地理、遗产保护、水利电力、环境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
(1)请分析“小鱼胜大坝”的故事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智慧。(8分)
(2)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材料一:我们党始终将改善民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当前,新农保制度就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2020年前,“农民60岁以后都统一享受到国家普惠式养老金”。但国情决定我们的农民养老保险必须走渐进式改革之路。当前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付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 5元,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必定会逐年增加对农民养老的投入和补贴。
(1)结合材料一,依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财政的作用,并请你为党和政府增加农民养老投入和补贴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觉就把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的崇高使命,通过推进自身的先进性焕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劲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应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注重“民富”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在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领导纷纷下到一线进行摸底调查,某省省长发布了《致该省网民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使网民和政府之间的直接对话、平等沟通成为可能,欢迎网友“拍砖”、“灌水”。因此,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
(2)请你谈谈“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认识。

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多人死去,村民称之为“凶宅”,认为有鬼神作怪,在这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事件的发生。后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客观原因,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了。
试运用唯物论道理分析上述材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