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

|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
|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
|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
|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Ⅱ时浓度不相等 |
2014年下半年云南鲁甸、景谷等发生多起地震,近些年地球上地震、海啸、飓风时有发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部分冰川开始融化。为此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O2、CH4、氟氯代烃等都会造成温室效应 |
| B.哥本哈根会议表明,任何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
| C.低碳经济主要与工厂、汽车排放有关,与人们用电、用水、用纸等是否节约无关 |
| D.多坐公交车少坐私家车、使用环保袋、不用一次性筷子、多做环保宣传等,环保在每个人身边 |
25℃时,0.1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c(H+)/c(OH-)=l×l0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l×10-13 mol/L
B.由pH=4的HA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A-)>c(OH一)>c(H+)
C.浓度均为0.1 mo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呈酸性,则:c(A-)>c(HA)>c(Na+)>c(H+)>c(OH-)
D.0.1 mol/L HA溶液与0.05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Na+)=c(OH-)+c(A-)
25℃时,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下列关于甲烧杯和稀释后的乙烧杯中的溶液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 |
|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 |
|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
| 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 |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 mol CH4和1.2 mol 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 CH4(g)+2NO2(g)
N2(g)+CO2(g)+2H2O(g) ΔH=a kJ/mol测得n(N2)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 温度 |
时间/min n/mol |
0 |
10 |
20 |
40 |
50 |
| T1 |
n(N2) |
0 |
0.20 |
0.25 |
0.40 |
0.40 |
| T2 |
n(N2) |
0 |
0.25 |
…… |
0.30 |
0.3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0 min内,T1时V(N2)的平均反应速率比T2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小
B.T1<T2
C.a < 0
D.在温度为T2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2mol CH4,重新达平衡时n(N2)=0.40mol
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2H2O(g)
2H2(g) + O2(g) ΔH1
Cl2(g)+H2(g)
2HCl(g) ΔH2
2Cl2(g)+2H2O(g)
4HCl(g) +O2(g)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3=ΔH1+2ΔH2 | B.ΔH3=ΔH1+ΔH2 |
| C.ΔH3=ΔH1-2ΔH2 | D.ΔH3=ΔH1-Δ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