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七年级(1)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演示实验和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B所在的______不停地旋转运动;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______时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________。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________现象。
【探究活动】拟探究“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下面是他们拟定的探究过程。
(3)由下图说明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
(4)由图说明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形成__________。
(5)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是____________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是 __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的挤压。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①地位于洲的西部、该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②地区位于洲的南部,该地区人口稠密主要是因为。
(2)③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3)①、②、④三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地区,发达国家较多的是地区。(填序号)
南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处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为、、。
(2)①、②两处坡度较陡的是处,判断的理由是。
(3)甲村在乙村的方向;在乙村,同学们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3)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建议该村发展业,理由是。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为聚落,图乙所示为聚落。
(2)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遗址的共同因素是。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
。
读下面图形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图中字母、数字表示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A洲,B洲,①洋,②洋。
(2)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洲(填写字母),面积最大的是洲(填字母)。
(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洋,纬度最高的是洋。
(4)在④洋沿岸的人与B洲的土著居民人同属于黄色人种。
(5)图中C洲与D洲国家之间的互助称为,B洲与D洲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图中A、C、D、E四个大洲中,属于发达国家集中的大洲是洲,A洲与C洲的分界线是。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中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由于板块和板块的形成的。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属的地形区和地形部分名称:a ,b ,d 。
(2)e f 两地的高度差是米。
(3)计划将小河水引到C处,AC和BC线路中合适的是,理由是
。
(4)若在山坡上修梯田,选择在(选填“甲”或“乙”)处较好,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