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煤气化和液化是现代能源工业中重点考虑的能量综合利用方案。最常见的气化方法为用煤生成水煤气,而当前比较流行的液化方法用煤生成CH3OH。
(1)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H1
2CO(g)+O2(g)=2CO2(g)   △H2
2H2(g)+O2(g)=2H2O(g)    △H3
则反应CO(g) +2H2(g)=CH3OH(g) 的△H=_______。
(2)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T1和T2温度下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K2(填“>”“<”或“=”)。
②由CO合成甲醇时,CO在250℃、300℃、350℃下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则曲线c所表示的温度为______℃,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

③以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恒温、恒容条件下同,若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则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B.一定条件下,H2的消耗速率是CO的消耗速率的2倍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并提高CH3OH的产率
D.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mol/L,则CO的转化率为80%
(3)一定温度下,向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H3OH,发生反应:CH3OH(g) CO(g) +2H2(g),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____________;该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CH3OH(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_____ 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CH3OH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气体的密度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为Na+ 、Ag+、NO3-、SO42-、 Cl-,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 B、 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0.8克。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_______极(填写“正”或“负”),甲、乙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计算电极f上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mol。
(3)写出乙烧杯中的电解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电解后甲溶液的体积为10L,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
(5)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加入适量的 (填写化学式)。

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KCl、Ba(NO3)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3)将固体粉末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补充)

序号
化学式






(4)请设计一个实验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物质都是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 b.两物质都是有机物
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
(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中的另一种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可归为一类,又能相互反应的是_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
(5)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废液中主要含有NaCl、NaI,实验室从该废液中回收I2和NaCl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①中通入的Cl2与Na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操作名称是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层液体Z的颜色是,步骤④操作的名称是
(4)要从上层液体Y中得到NaCl晶体,步骤③操作中需要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A.试管 B.蒸发皿 C.漏斗 D.玻璃棒 E.坩埚 F.酒精灯 G.烧瓶

(1)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则该温度  25℃(填“>”“=”或“<”),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10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   
若温度为25℃时,体积为Va、pH=a的H2SO4溶液与体积为Vb、pH=b的NaOH溶液混合,恰好中和.已知Va>Vb,且a=0.5 b,则a的取值范围        
(3)若将此温度(t℃)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m L与pH=1的稀硫酸溶液nL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并比较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m∶n=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m∶n=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