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
现象 |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 |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
![]() |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
(1)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
(10分)8.34gFeS04·7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
(2)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2)中生成的气态物质,并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不考虑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①试剂X的名称是。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 。
③充分反应后,利用装置III中圆底烧瓶内混合物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向圆底烧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第二步:过滤混合物,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烘干并冷却至室温,称重。第三步:继续烘干、冷却并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若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Wg,则已分解的P的质量(填计算式)。
下图为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1)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当产生的气体进入盛有品红溶液的仪器b中时,品红溶液将,原因是。
实验室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NaHCO3的受热分解实验。请回答:
(1)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有,
(3)实验结束时为防止倒吸,正确操作是。
①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②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
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X的名称是。(2)气体A是(填化学式)。
(3)A与Cl2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生成(填化学式),A在该反应中作为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溶液B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填化学式),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填化学式)。
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在答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