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废弃物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卫生填埋、焚烧等,但这些处理方法各有利弊 |
B.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回收其中的各种金属、石墨电极及塑料包装等 |
C.填埋垃圾不需处理,只要深埋即可 |
D.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不产生有害气体,故适宜推广 |
现有X(g)+Y(g) 2Z(g);正反应放热。从反应开始经过t1后达到平衡状态,t2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t3时又达到平衡,据下图回答:从t2→t3的曲线变化是由哪种条件引起的
A.增大X或Y的浓度 |
B.增大压强 |
C.增大Z的浓度 |
D.升高温度 |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 B.混合气体的密度 |
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 D.C的物质的量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 s)=C(金刚石, 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B.已知C(s)+O2(g)=CO2(g);ΔH1 C(s)+1/2O2(g)=CO(g);ΔH2,则ΔH2>ΔH1 |
C.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
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28.65kJ/mol |
下列各现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 |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中,却能溶于醋酸中 |
C.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造成的损失量 |
D.Cl2与Na2S溶液反应生成单质S沉淀 |
25℃时,有浓度均为1 mol/L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若测得其中c(NH)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 B.c>a>b | C.b>a>c | D.a>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