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空气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不同分离出氮气和氧气。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3)图2是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4)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多少?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
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        。
③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的现象是       ,B中的现象是         。
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      
【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
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49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2.4g

⑤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        g。
⑥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⑦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纯度      
        千克的硝酸铵(NH4NO3)和这袋化肥的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9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实际生产中,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分离”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离所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A.捕捉到的CO2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反应分离”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
(2)将化肥碳酸氢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就会发生反应,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2KNO3 + S + 3C =" X" + N2 ↑+ 3CO2 ↑。请据此推出X的化学式_______。

(1)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下表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11号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具育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②16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图中分别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x=12,则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1)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

(4分)(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P点的含义是
②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质量是g。
③将t2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 ℃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2)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最小范围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